400 8282 900

保护历程

  作为国内首批发展旅游的古镇,周庄古镇始终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发展”的旅游发展原则,并不单一追求古镇保护或旅游开发,而是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通过保护为旅游创造条件,旅游发展为古镇保护提供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也为国内多地古镇发展旅游提供了借鉴。


时间进程

  我们一直致力于古镇保护与发展。从1983年到2008年,周庄古镇规划共编修了8次,每次规划的核心都涉及古镇保护。
  1984年,周庄首次提出保护古镇、开发旅游、确立“旅游立镇”的发展方向。提出实行“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的十六字方针。
  1986年,在周庄总体规划研讨会上,通过了阮仪三教授主持的《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明确将发展以古镇为资源的旅游业。
  1992年,昆山市批准了面积为0.676平方千米的《周庄风景旅游开发区规划》。
  1999年,成立古镇保护委员会。
  2004年,成立国内首个国内文化名镇保护基金会,制定《古镇保护条例》。
  2017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周庄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周庄举行。


保护模式

  《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明确提出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区,发展旅游,振兴经济”的十六字方针。至此,依托古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依靠旅游发展反哺古镇保护,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周庄模式”正式起步。周庄古镇保护模式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①建立一套完整的古镇整体保护规划

  《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规定了周庄0.47平方千米的古镇保护区,对古镇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同时在古镇区之外另划辟新区。1997年制定的《周庄古镇区保护详细规划》,进一步细化古镇保护的各项规划要求,并有效地约束了政府,使古镇保护不因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更迭而受到影响。

  ②建立一套政府主导的古镇保护组织机制

  1999年,周庄成立古镇保护委员会,委员会由镇建设管理所、旅游公司、居委会、土地管理所、工商所、派出所等成员单位组成,镇长担任古镇保护委员会主任。周庄古镇保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古保办),对古镇保护工作实施管理、监督和指导。此外,还成立古镇保护专家组,指导周庄的古镇保护工作。

  ③周庄成立全国第一家古镇保护基金会

  周庄古镇的保护经费,不依靠国家,而由地方政府自主解决,主要依托镇旅游公司收入以及镇管租房租金和古镇保护基金。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倡导下,周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古镇保护基金会,规定将周庄每年旅游门票收入的10%划入该基金。这种用旅游收入反哺古镇保护的做法,为古镇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也获得了古镇居民的拥护。

  ④周庄古镇保护地方法规  《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

  周庄在古镇保护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法规。1999年,周庄制定了《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并由昆山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成为正式的地方法规。2003年,针对多年来古镇保护的实践和《周庄古镇区保护详细规则》《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在实施中暴露出来的细节问题,对《周庄古镇保护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⑤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从2008年起,在昆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发起主办了“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论坛通过聚焦以江南水乡名镇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30年来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和名城名镇名村代表共同参加,为中国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创立一个交流平台,从而切实推动中国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

阮仪三与周庄

  阮仪三(1934年11月-),苏州人,祖籍扬州,清代著名经学家、思想家阮元后代。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阮仪三努力促成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古镇的保护,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保护神”、“都市文脉的守护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法国文化部 “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2014年成为首位荣获“亨利•霍普•里德奖”的亚洲人。著有《护城踪录》、《中国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历史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城市遗产保护论》、《遗珠拾粹》等。
  儿时住在苏州钮家巷6号的阮仪三,对苏州园林、江南水乡有着刻骨铭心的乡愁记忆。与周庄结缘于1985年,阮仪三带着学生仔细勘察了周庄全镇,把周庄的每条河流,每座古桥,每栋房子都画了下来,这也成为了人们能够看到的历史上最完整的记录周庄全貌的图纸。
  1986年,既要保护古镇原有的传统风貌、民俗风情,又考虑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空间,阮仪三制定了《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规划严格保护0.24平方千米古镇区,并划分出新区,此举令周庄明清江南水乡风貌得以保留下来。
  2017年11月,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周庄工作站(简称阮仪三工作站揭)牌,除担负着历史文化遗产管理、科研、宣教、人才培训、学术交流工作外,推进江南水乡联合申遗也是工作站的工作之一。
  阮仪三介绍,将工作室设在古镇周庄,是为了更多地实地观测江南水乡的保护与发展,弥补不足,并带动更多民间力量参与古镇保护,提升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守护住水乡文化的根。在工作室中,专门集中展示了中国名城名镇的保护模式和路径,通过实践案例分享保护经验,并将举办学术交流、沙龙、专业培训等活动,更好地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

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从2008年开始,周庄每年面向全国举办中国名镇名村(周庄)论坛。论坛通过聚焦以江南水乡名镇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在保护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代表共同参与交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学术和实践经验的交流平台,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和发展,为促进中国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先导与交流作用。

  2008年,周庄镇举办首届由国家建设部主持,以名镇名村保护为主题的全国性论坛,每年一届。


  第一届:2008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2008.04.18-2008.04-20
  主 题:历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在十字路口踯躅”——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用文学化的语言,来形容古镇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考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周庄举办了首届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几十位中外专家聚会周庄,共同审视国内外古城、镇、村的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共同讨论古城镇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意见与建议。

  论坛上通过并发表了《周庄宣言》,并决定周庄为论坛的永久性所在地。


  第二届:2009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2009.04.25-2009.04.26
  主 题:机遇与挑战下的古镇复兴之道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我中心协办的第二届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在周庄镇举行。来自国家建设部、文化部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代表及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机遇与挑战下的古镇复兴之道为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中心部门主管李昕博士出席此次论坛并发表题为 “中国古镇保护发展与变迁———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的主题演讲。最后,与会代表共同发表了中国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倡议书。


  第三届:2010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2010.05.18-2010.05.20
  主 题: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发展

  300余位来自国家住建部、文化部、旅游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嘉宾与全国各地的古城镇保护与发展相关的代表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的专家学者会聚古镇周庄。

  本届周庄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发展”。 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王景慧、阮仪三、楼庆西、张广汉、周俭等作了相关主题报告,周庄镇原镇长庄春地应邀介绍了周庄二十多年的古镇保护和发展情况。论坛上,国内外古镇专家对周庄的古镇保护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认为,面对上海世博会给全球文化融合、旅游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周庄为代表的古镇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充分借鉴世界各国古镇保护发展的理念和经验,不仅仅要做发展旅游的古镇,更要做生产的古镇和生活的古镇。

  第四届:2011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2011.04.23-2011.04.24
  主 题:保护谋求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此次论坛共包括主题论坛、分论坛、倡议宣言三个部分,以“保护谋求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商学各方力量从战略、经济、社会等各个角度,共同探讨中国古镇保护的再出发之路。

  阮仪三说,反思现代化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不难发现,历史城镇比之现代城市,更充满生态和谐的人居精神,宅院天井和厅堂的精巧排布形成自然通风采光;自我调节的生态水环境,小船摇橹进户使现代都市智能交通望尘莫及。江南水乡古镇利用天时地利所构建的人居环境典范,于精致多变中构筑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轮美奂,又依托水上航运形成以专业市镇为核心、以农村生产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协作区域,虽没改天换地的豪迈,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值得为城镇未来发展建设所借鉴。
  在分论坛上主要探讨以保护促发展----全球经济转型中的古镇保护发展之道、以保护促和谐----走向更加开放与多元的古镇保护两个议题。

  第五届:2012中英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2012.04.20-2012.04.22

  主 题:文化创新视野下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和青少年遗产保护教育

  此次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办,来自英国、法国和中国的遗产保护专家及相关机构齐聚论坛,共同探讨遗产文化的保护。

  江南水乡城镇承载着江南地域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经济形态,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建筑艺术和富足诗意和谐的居住环境中,创造了婉约秀丽的江南文化,对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新建筑提供了无限灵感。
  论坛主要以文化创新视野下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和青少年遗产保护教育为主题。上海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领事包迈岫表示,2012年是伦敦奥运年,英国政府为推动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设立了大型文化交流计划“2012 UK NOW”,其中就包括中英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文化交流,在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的推动下,把论坛举办地选在了周庄,希望通过交流,为两国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带来启迪。

  第六届:2013中国名镇名村(周庄)论坛暨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工作研讨会
      2013.04.26-2013.04.28

  主 题:历史城镇与世界遗产

  2012年底,苏州的周庄、甪直、同里、千灯、沙溪、锦溪以及浙江的乌镇、西塘、南浔、新市等十镇成功列入更新后的国家申遗预备名单。
  郭旃先生、阮仪三教授领衔的国内顶级遗产专家团,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江苏省文物局文保处处长李民昌率领的江浙两省三市八县(区)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学术委员会的负责人,预备名单十镇在内的江南水乡古镇代表齐聚周庄,共商申遗之策。苏州市文广新局尹占群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江南水乡古镇申遗技术研究主题发言。
  世界遗产专家围绕“历史城镇与世界遗产”的主题进行大会交流发言。专家们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和古镇申遗工作实际需要,重点从遗产价值认知、遗产真实性评定、遗产申报路径、遗产管理方法、遗产防灾应急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为水乡古镇申遗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
  江浙两省三市八县(区)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同志、预备名单十镇政府负责同志及周边古镇代表同志共同出席江南水乡古镇申遗技术研究专题会。此次会议结束后,两省文物局主要领导同志会召开一次碰头协商会,具体讨论水乡古镇联合申遗领导机构组成,确定领导机构成员名单,保证联合申遗办公室尽早在牵头乡镇挂牌成立。预备名单十镇政府代表相继发言,表明了全力以赴推动古镇申遗成功的态度和对建立联合申遗工作机构的支持,并共同推选周庄作为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牵头单位。

  第七届:2014中国名镇名村(周庄)论坛
      2014.04.25-2014.04.27

  主 题: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

  论坛第一板块主题为: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灵魂。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中枢主持,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曹昌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副主席郭旃,同济大学教授、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阮仪三,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副所长张  飏分别发言。

  第二板块主题为:互动交流——历史城镇的可持续保护。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广汉主持,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道齐,江苏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盛志伟,同济大学教授张松,同济大学教授邵甬分别作了主题发言。第三板块主题为:专题讲座——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教授主持,同济大学教授李桢作了题为题目:《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主题演讲。

  第八届:2015中国名镇名村(周庄)论坛
      2015.05.15-2015.05.17

  主 题:呵护共同家园,留住美好记忆 

  第八届中国名镇名村论坛在周庄举行。专家学者再次相聚周庄舫,围绕“呵护共同家园 留住美好记忆”论坛主题提出真知灼见。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对当前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纠偏,也成为新型城镇化目标进程中的路径选择。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阮仪三说道。目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的诸多“扰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如何让山美、水清、乡愁更浓,名镇、名村需要塑造抗“扰动”的“韧性”。这些“扰动”的种类繁多,同时具有不确定性高、随机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像城市一样,也需要面对各种威胁,应对多重危机。不可忽视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疾病传播,人为恐怖袭击与经济衰退等将会给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带来负面效应。由于不同区域条件的古镇所面对的风险类型存在很大差异,“一刀切”的风险处理机制不能有效地消解危机。因此需要研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不确定扰动”作用下的应对手段,增强它的“韧性”,该“韧性”应被视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第九届:2016中国名镇名村(周庄)论坛
      2016.05.29-2016.05.31
  主 题:古镇保护下的文化创意和旅游发展

  迈入第九个年头的中国名镇论坛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昆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论坛聚焦以江南水乡名镇为代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30年来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古镇未来发展方向。

  “利用是最好的保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昕认为,对于古镇保护,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以及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让古镇发展呈现了多样化、地方化、高端化、分异化和新合作。从以旅游观光为方向到以休闲度假为目的,再以生活原真性为目标,古镇保护正汇聚内外资源,整体移动互联。
  “保存与发展、老化与现代化、规划与实施是古镇保护面临的三大课题”阮仪三强调,古镇保护要着眼于在发展中求得保护,要特别注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避免“建设性破坏”,要区别情况分别对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古镇内外的文物古迹和风貌地段逐个进行评估,制定保护等级和保护措施,做好规划设计,绝不能唯利是图。古镇精巧舒适的生活、弥漫的乡愁,才是弥足珍贵的。

  第十届: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十周年纪念暨2017 中国名镇(周庄)论坛
      2017.11.04-2017.11.06

  主 题:回顾名镇保护实践,展望发展新路径

  2017年11月4日至6日,第十届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在周庄古镇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指导,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主办,昆山市住建局、昆山市规划局、周庄镇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

  恰逢论坛举办以来第一次“逢十”,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代表们回顾名镇保护实践,探索发展创新路径,在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当下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与会者们参观了中国十大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周庄.香村”以及距离周庄不远的祝甸古窑文化馆。此外,主办方还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的十周年纪念活动,包括“守望古镇”中国名镇保护成果展、“周庄之美”手刷银盐摄影作品特展,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周庄工作站也在论坛期间揭牌。

  自2008年以来每年举行的中国名镇(周庄)论坛,已成为中国名镇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实践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论坛在周庄长期落户,即其给予周庄古镇保护成果的最佳肯定。论坛一路走来,见证着周庄守护历史遗存过程中的风雨艰辛。一种拥有宋朝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典型建筑风貌的“周庄模式”与优越生态环境的“中国第一水乡”,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体验“有一种生活叫周庄”,这是绽放在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时代之花。